近日,海大集团发布最新财报,2023 年营业收入突破 1161 亿元,同比上涨 10.89%,今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在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以科研为支撑的种苗业务稳健增长,其中虾苗营收增长约 29%,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在市场受到验证。近日,南方 日报对海大集团的种业科研和自强精神进行专题报道。
广州番禺海鸥岛,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大集团”)旗下海兴农工厂化育苗育种基地坐落于此。基地门口,“打造世界级水产种业王国”的标语赫然在目。
研发车间内,标准化育苗池整齐排开,技术人员手持电筒,仔细观察虾苗状态;实验室里,研发工程师正在用显微镜观察藻类,悉心培育供虾苗食用的饵料。
“有良种,才能有话语权。”作为海兴农集团研发总监,徐斌常年在岛上从事种苗研发工作,“我们一直在探索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模式,良种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兴农强国,良种先行。全球布局100多个鱼苗和虾苗场,鱼虾种苗销量居全球第一,拥有6个国家水产新品种……这份“水产种业王国”野心的背后,是“上不封顶”的科研投入,是自强不息的企业志气,“我们的信心来源于我们的核心技术,来源于我们朝气蓬勃的团队。”海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薛华说。
无“芯”之失
初见徐斌时,他刚结束晨会,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便已埋头处理堆积的工作信息。
隔壁就是实验室,出门就下种苗场——徐斌在海鸥岛的办公室很普通,与其他员工无异,简洁的办公桌上,仅有电脑和工作文件,没有多余装饰。“在海兴农,无论管理者还是员工,大家同吃同住都习惯了。比起当年龙海天的小苗场,现在这儿,条件好多了。”
他口中的“龙海天”,位于湛江东海岛,是海兴农起步的地方。“13年前,我刚从厦门大学毕业,就坐上了前往湛江的卧铺车,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到龙海天。”
路途远只是一方面,当徐斌看到苗场的环境时,一下就傻眼了——宿舍八人间、上下铺,还得挤公共卫生间。“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以厂为家,一起拼、一起干,那段日子很难忘。”
“在水产种业界,我们都是‘小白’。”刚接触种苗板块那几年,徐斌几乎天天“泡”在苗场。为了学习先进的水产种苗繁育知识,还跑了许多地方,“我们去了北美、中南美洲、东南亚还有欧洲,去学习优秀的做法和技术。”
那时候,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海域的南美白对虾,是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对虾品种。“当时养殖户买我们的虾苗都要靠抢的。”徐斌说。
由于是外来品种,南美白对虾优质虾苗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可谓“一苗难求”。“一对种虾就要几十甚至上百美元。每年单单进口种苗,公司就要投入好几百万元。而且进口的种苗稳定性差,仅能满足短期养殖需要,还有种质退化的风险。”谈起育种的初衷,徐斌形容这是“无‘芯’之失”。
破解“卡脖子”之痛,自主育种是唯一出路。
“我们深知发展水产种业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主要经济品种必须实现自主研发,打破外来品种的进口种源依赖。”早在20多年前公司成立之初,薛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水产种业是渔业的“芯片”。
从2003年起,海大开始布局水产种业,并于2007年成立海兴农、百容两个水产种苗公司,专业从事鱼虾良种选育、苗种生产和示范推广。
2009年,海兴农启动南美白对虾新品种选育工作,专门解决国内种虾“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要让更多养殖户用上中国的种苗,端稳自己的饭碗。”徐斌补充道。
冷板凳必须咬着牙坐下去
育种之路并不好走,打破技术封锁是第一步。“核心技术是学不来的,只能靠自己不断去摸索、不断去创新,小步试错、快速迭代,一步一步扎下去。”徐斌坦言。
新品种出来前几年,种苗板块都没有盈利,公司一直在“交学费”。一年、三年、五年……在这期间,针对种苗板块的育种、生产、研发各环节特点,海大分别进行立项、攻关。
坐“冷板凳”的滋味不好受,但徐斌明白,想要有所突破,这“冷板凳”必须咬着牙坐下去。当年与他同一批进入海大集团的40多人中,只有4人留了下来。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结果?”面对这样的疑问,海大人还是沉住了气:“搞育种是没有捷径的,选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4代,草鱼的话一代是4年,4代就是16年。整个过程必须保持连续性,不能中断。”
经过15年的沉淀,海兴农自主培育品种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海兴农3号”,均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不仅打破了进口种源垄断,销量还屡创新高。
育种之路漫漫,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与科研院校育种不同,商业化育种更需要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难题。“好种出好苗,一个好的品种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徐斌看来,种苗好不好,就看养殖户爱不爱用。
“这跟养孩子是一个道理。”徐斌喜欢称虾苗为“苗宝宝”,每天都在琢磨,怎么保证苗宝宝长得又壮又好。“首先是种苗选育,‘父母’的基因很重要,其次是生产技术及管理体系,怎么把它养大,增强它的免疫力,饲料营养也要跟上,给它最好的‘奶粉’……这些都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徐斌这番思考来自那个海兴农最艰难的时刻。2009年9月3日,一批价值不菲的虾苗出现质量问题,未达到公司规定标准。
这对彼时刚刚起步的项目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尽管这批苗已超过市场平均标准,但海兴农还是毫不犹豫地处理掉,不向养殖户销售。
“此后每年的9月3日,海兴农的全体员工都会闭眼沉思3分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出现过纰漏,这项活动被称为‘沉思日’。”徐斌至今回忆起来仍语气沉重。
技术、质量都赶上了,种业之路还得“看天吃饭”。
2014年7月,威马逊台风肆虐的那个夏夜,“当时核心育种基地遭受重创,育苗车间和研发实验室几乎被摧毁。”徐斌回忆起,仍心有余悸。
“保种车间一定要保住!”大风大雨中,徐斌和同事们冲进“废墟”,徒手清理障碍,确保车间供电供水,他深知,车间里的每一尾苗,是大家多少年的心血。
当台风过去,望着恢复运转的保种车间,徐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保住了‘火种’,一切就还有希望。”
“让中国人实现‘水产品自由’”
近15年来,海大集团累计科研投入超46亿元,拥有超35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200多人,硕士2000多人,组建起了一支以“产学研合作专家+博士+硕士+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高水平创新队伍。
对于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薛华有点“轴”。“我对科研投入只有一个理念——只要瞄准了方向,就会持续投入。”
一头扎进去,也是海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超过1万名技术服务专家常年驻守在田间塘头,为养殖户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
作为海兴农集团的一名助理研发工程师,陈小龙刚入职时,便被派到陆丰基地,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实训,“凌晨去车间看苗,跟着工人学操作,跟技术人员学技术,这些再日常不过了。”
陈小龙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育苗师傅需要数十年的磨砺。“时间出极致,我的导师曾经对我说,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思考,行行都能出‘大师’。”
“现在看一眼蟹塘的水草,我就知道该喂什么饲料。”宿宪朋入职海大集团旗下海大研究院将近3年,已成长为中级研发工程师。
“当初选择这份工作,身边人都不太理解,风里来雨里去的。”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时,宿宪朋的导师劝他继续深造,或选择科研院校,家人也希望他谋一份安稳的工作。
“我是山东农村长大的,体验过农业从业者的不易。”他渴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
“蟹的养殖主要依赖小散农户,在养殖过程中,伴随着养殖户的是拌料、用药等烦琐的体力劳动。”将这些看在眼里的宿宪朋,正在针对性地开发动物保健料产品,未来可以降低养殖中的体力劳动,为养殖增效。
黄颖渟又驱车出发了,从惠州到汕尾,再到福建,赶往养殖户的虾塘。身为海大集团动保产品经理的他,似乎一直在路上,“比起养殖户能有好收成,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在养殖一线沉淀几年后,黄颖渟开始进入市场,在华东地区推广小棚养殖,探索“一季白虾+一季金刚虾”的养殖模式,持续帮助养殖户稳产增收。
“我们现在负责闽潮汕区域,市场跨度比较大,客户的开发和服务都得亲力亲为。”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常常深夜仍在虾塘边忙碌,有时甚至要在车里过夜,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原来是单兵作战,现在我要带着团队去开发客户,还要整合饲料、苗种等各方面的资源。”在黄颖渟的带领下,团队成功解决多次养殖难题,为养殖户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对于未来,黄颖渟信心满满,“期待更多的伙伴加入我们,让中国人实现‘水产品自由’”。
记者手记
靠山山会倒,靠自己永远不倒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芯片”必须强。
生物育种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韧性,面对长周期、高风险的挑战,许多企业往往望而却步。以“科技兴农”为己任的海大集团,在种子“这件大事”上,下了“不计成本、上不封顶”的大力气。
因为他们深知,“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种业这个“芯片”,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育种行业素有“一克种子一克金”的说法,这在“按尾计价”的水产种业更为突出,有些国外品种一尾虾苗能卖几十甚至上百美元。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国产新种的不断涌现,曾经“高高在上”的水产品种也变得“平民化”,让国内消费者和农民成为这场“种子革命”的最终受益者。
自主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和基础研究的创新转化,都是由企业完成的。对于行业企业来说,走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我们再次审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利益,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创新精神。唯有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铜墙铁壁”,方能激发企业干事创业动力,引领创新大潮奔涌向前。
可以说,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要把各行各业的强国“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还需要一代代人永葆自强自立的志气,走好接续奋斗的征途。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