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报企业报纸

2020年5月11星期一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海大报行业动态 今年种苗混乱, “玻璃苗”病原是它… 行业动态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海大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种苗混乱, “玻璃苗”病原是它…

今春,南方虾病高发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华南的珠三角、汕尾、饶平、福建等地。一些企业以及检测单位也做了相关病害检测,多项结果都指向与“虾虹彩病毒”高度相关。此外,近期在粤东地区又传出了“玻璃”虾苗的说法,主要表现为标苗困难、成功率低,虾苗空肠空胃、体色透明,易在标粗淡化过程中死亡。近日,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在中国养虾高手春季云论坛期间,针对以上两大热点话题进行了解答。

“玻璃”虾苗,真相浮出水面

何建国表示团队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饶平地区标苗密度高(约1500万尾/亩),且一年约8造,而‘玻璃’虾苗在2019年前就已经出现,逐年加重,今年尤为严重,发生率约70%。”“玻璃”虾苗病原来是一种新的小RNA病毒。“我们在‘玻璃’虾苗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小RNA病毒,纯化了病毒粒子,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还完成了人工感染实验,证明‘玻璃’虾苗是一种新的小RNA病毒,暂命名为肝胰腺和消化道坏死病毒(简称HINV)。”

“同时,我们在检测中发现,发病虾苗、未发病虾苗、亲虾检测出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肠胞虫(EHP),但没有检测出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和高致病副溶血弧菌。”

HINV危害及其影响程度

关于HINV的危害性,何建国介绍,“HINV是一种病毒病,对虾苗的感染、致病性强;对大虾感染性弱,不会爆发性死亡,但仍会缓慢死亡。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对大虾注射感染具有一定致病性,浸泡实验不发病,投喂实验发病比例也很低。更多实验我们仍在进行中。”何建国谈到实验结果。“HINV主要感染组织器官为肝胰腺、消化道、甲壳下表皮。一般标苗第二天出现,严重的第四天死亡率就接近100%,发病虾苗表现为身体褪色,呈透明状,肝胰腺和消化道坏死。可能是由亲虾带来的,或是在水体中携带。”

“此外,我们在健康虾苗中也有检测出HINV,但数值比较低。目前,这种新型病毒病更多对虾苗繁育环节造成影响,对养殖环节影响不大,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理和防控。”何建国说道。

思考以及可行的防控策略

针对HINV,何建国分享了他们团队目前的实验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建议,望产业尽快摆脱“玻璃”虾苗的影响。他表示:“显然,粤东‘玻璃’虾苗是发生了新的病害,而且HINV并没有被纳入到现有的SPF体系中。这也说明,饶平地区亲虾和种苗的病原净化工作不到位,亲虾病原携带严重。”

“同时,标粗密度过大和水体处理不严格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还是建议企业使用SPF亲虾和虾苗,降低标粗密度并加强水体调控,尤其要对外源水进行2级消毒沉淀处理,繁育和养殖用水都是。另外,在成虾养殖过程中,我们也建议适当降低商品虾养殖密度,并采用生物防控技术和环境调控技术。”

江门地区冬棚虾病害情况

4月上旬,江门新会地区传出“对虾红体、黑脚,疑似爆发虹彩病毒”的消息。何建国团队也前往当地进行调查取样、检测分析,针对样品得出了结果。“我们观察到春节后冬棚实际上发生了2次病害,第一次是红体漂虾(投苗后27天左右),第二次是黑脚和偷死(养殖约50天左右)。我们检测到了WSSV、DIV1、EHP、IHHNV和弧菌。”

“这说明目前的种苗混乱,而且区域内缺少水体净化措施(一年四造连养导致连养障碍)。而且,当地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的混养历史也可能是问题之一。所以,区域需要发展,还是需要转型升级,例如建立检测站、普及快速检测、采取生物防控策略等等。”

“关于‘虹彩病毒’,在鱼类研究中,虹彩病毒在常温中25天后仍有活性,而且可在水体中传染。我认为这可以说明虹彩病毒具备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可以在水体中存在较长时间,区域内水体受病害严重会逐渐加重。所以,更换养殖品种、使用生物防控、减少养殖次数、留出清理池塘和水体净化时间,这些都非常重要。”何建国补充道。

其他地区的对虾病害情况

此外,何建国团队还针对漳州诏安地区出现的肌肉白浊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期间,我们发现白斑综合征(WSS)、肌肉白浊病在福建漳州诏安地区比较普遍,表现为发病比较慢,病程较长,死亡率高达70%左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
ICP证: 制作单位:53bk.com
扫描关注海大集团微信
扫描关注海大集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