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ior Haid Model,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近几年罗氏沼虾养殖转型成功率高,收购价基本都在 25 元以上,最高可达 50 元,且规格越大、虾价越高。 2020 年以来,全国小棚发展迅速,导致南美白对虾供应量急剧增加,虾价下滑严重,养户只能不断提升产量来维持利润。 只要江苏小棚有虾卖,虾价基本都在 18 元 / 斤以下。浙江土塘白虾正常养殖的斤虾成本在 15 元左右,稍有不慎就要亏本。在行 业高强度的内卷下,浙江土塘养户被迫放弃低收益的白虾养殖,开始转型养殖罗氏沼虾。
三大难题破解后
罗氏沼虾原地起飞
其实罗氏沼虾并非新品种。早在十多年前,不少养户就尝试过养殖,可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主要原因:优质苗种较少,“铁苗”比例高,长不大;收购价低,平均虾价只有18元左右;流通量小,只需求30-40头的小规格虾,25头以内的大虾卖不掉。
近几年罗氏沼虾养殖转型成功率高,也是得益于这3大难点问题逐步被解决。目前市场上很少出现“铁苗”,收购价基本都在25元以上,最高可达50元,且规格越大、虾价越高。
国内罗氏沼虾养殖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江苏省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最大、产虾量最多。浙江省虽然养殖面积小于江苏省,但因采用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其单位面积的产量更高。
浙江淡水土塘养殖方案
亩利润轻松过万
养殖模式
目前罗氏沼虾养殖主要以露天土塘精养模式为主,1造虾通常分为2-3个月的棚标苗和2-4个月的外塘养成。另外,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养殖时间,养户采取分批出虾、多批次放苗的养殖模式,并增加锅炉加温设备实现提前放苗(浙江嘉兴、江苏高邮)。
外塘养成的出虾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到10月下旬,该阶段的虾价基本稳定在20-26元/斤。外塘养殖的斤虾成本在16-18元,亩产700-900斤。从近3年的虾价走势规律来看,5月上旬到6月上旬的虾价是全年最高的,平均在35元/斤以上。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的养殖收益,部分养户开始建大棚、配锅炉,尝试锅炉大棚2造虾模式。该模式的出虾时间分别是5月上旬到7月上旬,10月上旬到12月上旬。和传统外塘模式形成错峰出虾,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此外,大棚内的养殖环境更稳定,发病率更低,全年亩产更高(1300-1800斤)。
养殖技术
相对于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有3个优势和3个劣势,所以,罗氏沼虾养殖也有几个特殊的关键技术点。
三个优势:广盐性(0‰~30‰,可纯淡水养殖成虾);抗病力强(肝肠孢虫、急性肝胰腺坏死、红体等);售价高(25头,20~50元)。
三个劣势:养殖周期长(4-6个月);不耐低温(18℃以下难存活);食性凶猛(易残杀)。
饲料匹配
罗氏沼虾虽为杂食性动物,但其对蛋白质需求量较高,并且在罗氏沼虾养殖的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因此,根据罗氏沼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结合浙江区域特定的气候条件,给予以下的饲料匹配建议供养户们参考。
小苗期:福宝(苗料)+幼虾宝(45蛋白),提高存活率。
冲料期:虾多富A8(45蛋白)+加餐宝,早上市卖高价。
梅雨高温期(6-9月):虾多富A6(43蛋白)+虾特康,减轻消化负荷,增强免疫力。
低温期(10月以后):虾多富A8(45蛋白)+加餐宝,增加投饵率,提高产量。
苗期管理
罗氏沼虾的养殖周期较长,其中标苗期就长达2个月,密度通常是40-80万/亩。长时间的高密度养殖,对水质、底质和虾苗生长都是巨大的考验,需要做好以下3点:
制定合理规划
罗氏沼虾有领域性、易残杀,尤其是40天以后,标苗塘会陆续出现软壳虾的“肉段”,需要尽快安排分苗,以保证存活率。密度80-120万/亩,建议30天分苗;密度50-80万/亩,建议40天分苗;密度30-50万/亩,建议50天分苗。
控制投喂量
罗氏沼虾苗期长速偏慢,35天前都是投喂0.3粒径的小料,查料困难,很难做到精准投喂。部分养户发生过因投喂过量导致“坏底”掉苗的问题。我们分析了多名标苗存活率达到8成的优质养户经验,总结100万苗日投喂建议:第10天4斤,第20天9斤,第30天15斤。
设定合适环境
罗氏沼虾不耐低温,水温需要控制在26度以上。罗氏沼虾蜕壳时行动迟缓,容易受到同类的攻击,需要设置遮蔽物,如塑料网、破地笼等。罗氏沼虾主要在池塘底部活动,需要配备底增氧来确保塘底溶氧充足。
养沼虾,低风险,易上手;想高产,靠技术,重细节。大棚模式产量高、价格好,亩利润轻松过万!
(浙江海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