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 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 水禽和其他多种鸟类的败血 性、渗出性传染病。鸭疫里 默氏杆菌病于 1932 年在美国 纽约长岛的北京鸭中发现。 自 1982 年郭玉璞等在国内首 次报道北京郊区商品鸭场发 生该病以来,该病已逐渐呈 现全国范围流行的趋势,在 我国的北京、四川、山东、 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等 几乎所有的养鸭地区均有报 道。该病造成的高死亡率、 低饲料转化率、高屠宰废弃 率和高治疗费也是造成养殖 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因 此,为控制好鸭传染性浆膜 炎的传染蔓延,对其进行有 效诊断和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海大养殖户鸭只长势状况良好
1、认识传染病源
鸭疫里默氏杆菌是引起鸭传染性浆 膜炎的病原菌,其为巴氏杆菌科、里默 氏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具有荚膜, 不会形成芽孢,无法运动。
2、关注各类血清型
感染国内鸭群的 RA 血清型复杂, 1997 年以前,国内只有血清 1 型的报 道;1997 年之后陆续出现其他血清型的 报道,包括血清 2、3、4、5、6、7、8、 10、11、13、14、15 型,不属于 1-21 血清型的 22、23、24、25 血清型,以 及多个其他未知血清型。
各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 且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毒力差异较大, 自然感染发病率为 20%-70%,病死率 为 5%-80%。由此可见,鸭疫里默氏杆 菌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且难以根除!
3、了解感染趋势
樱桃谷肉鸭最易感染,发病最严重, 其次是番鸭或半番鸭,蛋鸭和种鸭发病 较轻,近年肉鹅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 主要侵害 2-7 周龄的雏鸭,其中 2-3 周 龄的雏鸭最易感染,且有向大龄化发展 的趋势。
4、把控传播途径
雏鸭主要通过呼吸道或者皮肤伤口 感染发病,尤其是地面育雏时还会因为 垫料比较粗硬、过于潮湿损伤雏鸭脚掌 而感染发病。带菌鸭和病鸭是主要传染 源,该病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 和环境而传染。
5、留心病程及病变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与菌株的毒力、 感染途径及应激等因素有关,一 般为 1-7 天。根据病程的长 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 亚急性和慢性。
最 急 性 型: 最 急性型病例出现 于鸭群刚开始发 病时,通常看不 到任何明显症 状即突然死亡。
急 性 型: 急性型病例多 见 于 2-4 周 龄 的雏鸭,病程为 1-3 天,临床表现为嗜眠、缩颈或头 触地、腿软弱、不愿走动或步态蹒跚、 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眼有浆性或黏 液分泌物,眼周羽毛粘连或脱落,鼻 流浆性或黏性鼻液;粪稀呈黄绿色或 绿色,腹部膨胀;濒死伴有抽搐、摇 头和点头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阵发 性痉挛。
亚急性或慢性型:亚急性或慢性型 病例多见于 4-7 周龄雏鸭,病程可达 1 周或以上。病鸭除表现上述症状外还会 出现头颈歪斜,转圈或倒退,病鸭跛行, 沉郁困倦,少食或不食,伏卧不愿走动, 站立呈犬坐姿势,共济失调,痉挛性点 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等病症。少数 出现头颈歪斜,颈部弯曲转圈或倒退的 病症,当病鸭安静蹲卧采食饮水时,头 颈稍弯曲、伸颈,能长期存活,但发育 不良、消瘦。
眼观病变: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 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为主 要特征。除此之外,心脏出现绒毛心, 气囊壁混浊变厚,肝肿大质脆,呈土黄色, 表面被覆一层灰白色或黄色纤维素性膜, 厚薄不均、易于剥离,小肠黏膜充血出 血等病变。
6、注意防治关键点
药物防控:药物使用是目前控 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有效手段。考 虑到目前国内的实际养殖环境,对 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还应该结 合药物和疫苗,坚持防重于治、防 治一体的原则。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RA 耐药性不断增强,不同鸭场分离的 菌株,甚至同一鸭场不同批次鸭群 分离的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 性都存在差异。在临床使用药物预 防该病时,可以通过交叉轮换用药 的方式减少耐药性对防控效果的影 响;在发病治疗过程中,最好通过 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
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接种是目 前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最有效方 式。疫苗防控鸭传染性浆膜炎仍然 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 养鸭场的首选。不同地区、不同鸭 场流行菌株血清型存在差异,因此 定期监测鸭场流行菌株血清型、选 择对型疫苗株,是防控 RA 的关键。
总而言之,鸭传染性浆膜炎作 为一种传染性较强,发病率和死亡 率都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导致其出 现的主要原因包括饲养环境差,鸭 舍空气不流通、饲养密度大、饲养 人员防控意识不足等。对此,除了 重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准确诊断以 外,还应重点做好防治工作,包括 药物防治和一些预防措施,如免疫 接种、改善饲养环境和条件、做好 消毒工作等。针对症状显著的病鸭 进行优先治疗,如此,才能有效降 低病鸭死亡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 损失。
( 海大集团动保技术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