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员到养殖场长,从养殖场长到开荒的生产主管,入职海大集团容海水产养殖事业部一年多,罗第跟随公司快速发展的脚步,完成了两次转身“蜕变”,在水产这条路上搏出了自己的精彩。
初入容海,摸索成长
罗第身上有着一股年轻人的“拼劲”,大学毕业后,原本学网络工程专业的他,因为对写代码工作不感兴趣,便跨行加入海大担任饲料公司的业务员。没有水产专业背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在此期间的三年,他骑着摩托车奔走在各个塘头为养殖户提供服务,逐渐积累起自己的经验。
2020年5月,罗第选择加入集团战略新板块-容海水产养殖,入职到江门容海担任养殖场长一职,从帮人养鱼到自己带着团队养鱼,从散户经验到规模化公司管理,他经历了第一次“蜕变”。
初入江门,他从协助采购工作开始,慢慢去熟悉养殖场的生产要点。万事开头难,接手二部二场后,他也曾遇到过许多困难,“最大的问题是需要做心态的转变,也更能感觉到养殖的不容易。”要怎么抓好一个场区团队的生产?怎么做好方案的有效落地?他心里还是没底。“对比江门其他几位场长,我真的是经验最浅的,所以我也会经常找他们交流。”
好学的他很懂得“学人所长,为己所用。”平日空闲的时候,罗第都会约上几位场长沟通塘头情况,咨询养殖问题,借鉴养殖经验。刚接手团队时,塘主是没有养殖经验的“新手”,他就亲自上手指导,反复强调操作要点,利用空闲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点,加强团队之间的磨合。久而久之,大家都和罗第“聊熟”了,他也从中收获很多养殖经验之道。
渐入佳境,取得成绩
经过前期的努力,二部二场的生产逐步走上正轨,他开始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养殖不是体力活,是细致活,要想取得好的结果,一定要反复给塘主灌输这个观点。”平日里他会骑个三轮车在各塘口兜转,“看那些操作规范的标杆塘主,把他们的做法和效果在场内宣贯,操作不当的就拿出来当警醒案例。”
担任场长期间,罗第更加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他会尽量多和大家进行沟通,把工作分配公平,另一方面,他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性格、夫妻档工作安排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工作量。
江门容海刚开始卖鱼时,拉网队效率低,上鱼速度慢。此时已是深夜,塘内还留有数万斤鱼待出,罗第打电话召集各场区塘主过来帮忙,在现场进行协调到凌晨,直至顺利完成出鱼,避免了公司出现重大损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带领的四场团队终于迎来丰收,场区综合单斤鱼成本最低,几位塘主综合收益也非常可观。此时,他又跨出了极具挑战的一步:去新成立的珠海容海基地“开荒”!
勇接挑战,开疆拓土
他形容自己有一颗拼搏奋斗的心,“趁年轻多闯闯,想要完整地经历一千多亩基地建设的过程,虽然刚搞基建的时每天都非常累,但也会兴奋地睡不着觉。”
珠海容海7月交地后,罗第开始负责基建工程项目,此时珠海容海只有三人的开荒团队,零散的一千多亩塘口百废待兴,压在他们身上的有“三块大石”:基建筹备、放苗准备、团队组建。
时间就是“生命线”,为赶上最后一批尾批苗的放苗进度,他们必须尽快完成基建准备。“办公室地点、食宿点、人手配置都没有,最严重的问题是这边散户塘口没有进排水系统,电线没有拉过去,塘基也不通路。”
那时他每天往返江门和珠海,带领“借”过来的工人清理河道淤泥、修整塘口、拉电通路,对接散户塘口和工程项目,在酷暑烈日下拼命追赶进度,最终仅用了20多天就完成塘口筹建,放下了第一批鱼苗。
步入8月,必须把握好市场上最后一批尾苗市场行情,此时新工人陆续到位,团队慢慢组建起来,他也开始转变思路,更多地去做资源的统筹调配,“新进的塘主大多是没经验的年轻人,我们按排名让老师傅带着他们学技能,同时跟进好项目工程。”
在珠海开荒的三个月,罗第带领团队高效完成基建工作,助推珠海容海的顺利投产,但他也丝毫不敢松懈。“还有很多难题没有解决,接下来关键还是要抓好三件事:一个是要推进生产计划,我们养的是难度最大的晚批鱼,要推进冬棚搭建;第二是关注技术问题,我们苗塘密度高、在白露放苗易发病害,另外这边的虫害也很多,第三是团队管理,人员很缺,新人状态也需要关注。”
在海大的五年,罗第始终坚信这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农牧行业我只认海大,水产行业,要做就在海大做!”经历两次挑战,转身蜕变,他成功在海大“舞台”上绽放光芒。